
【精选】调查报告的作文3篇
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,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,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,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。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调查报告的作文3篇,欢迎大家分享。
调查报告的作文 篇1自然课学习了“池塘群落”,可是池塘里的“居民”到底是怎样生活的呢?我们很想了解一下。在“创造性队日”活动中,同学们在池塘里捞到了卿鱼、草鱼、泥鳅、黑鱼(乌鳗)和一些小虾子、螺娜、蚌等,回校后养在一只大玻璃鱼缸内。天天从池塘舀水来换水,又在水沟里捞红虫,拿来豆渣、麸皮喂它们。对这个“人工池塘群落”,我们仔细观察了一个多月,明白了不少事情。
我们把小红虫投人水中,卿鱼特别喜爱,只见它小嘴巴一张一合,一会儿就把红虫子吞进去了。有时还看见它吃水草,它在草边轻轻摆动着尾巴,把草一点一点地啃下去,怪有意思的。老师说它还吃水中的微生物,我们把缸内的水取一滴在显微镜下观察,果然看见水中有些小东西在动,奇形怪状,我们叫不出它们的名字。麸皮、豆渣脚鱼也吃,可见它是杂食的。
我们养的一条草鱼比卿鱼大一点儿,它光吃水草,没有见它吃过别的食物。有一次见到草鱼拉了一溜绿色的、颗粒状的粪便,慢慢沉到水底去了。没过多久,只见几只小虾子游过来,用它那带着“钳子”的“手”,把草鱼粪夹到嘴里去了。虾子也吃沉到水底的豆渣,还吃水中的微生物。
黑鱼最凶狠,它游到哪里,哪里的鱼都 ……此处隐藏2789个字……p>6、消费理念或消费风格来源
学生的消费理念和消费风格来源很广,既有父母占23.8%,也又兄弟姐妹占23.8%,更多是自己占38.1%。在家里,平时跟父母,兄弟姐妹出去消费,或多或少收到他们的影响,久而久之也形成了自己的消费理念,不再收他们想想,而是相信自己的眼光。
7、你对勤俭节约,艰苦奋斗的看法是学生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应该大力提倡的占81.0%,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,但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还是很强。
8、如果当月零花钱不够,如何解决?
当零花钱不够时,很多学生选择向父母要,占52.4%,也又少部分选择自己赚,占26.2%。初中生还是消费者,没有赚钱能力,所以零花钱不够时,首先想到的还是向父母要。
9、如果每月零花钱多了100元,会如何处置?
很多学生选择储存起来占41.6%。这个月零花钱多了,或许下个月就不够,为了以防万一,很多学生就选择存储一起来。
五、分析后的思考
一个人的很多习惯都养成于青少年时期,从一个学生对待零用钱的态度,就能折射出将来当家理财的点点滴滴:一个从小克勤克俭的孩子,长大后花钱自不会大手大脚:小时候“要风得风,要雨有雨”,让他感到钱来得很容易,长大后一不留神,就会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。通过这一次的研究性学习,我们深刻地理解了学生理财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,自己也得到了这方面的许多知识。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,它会在人们的行为中慢慢改变,而行为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观念。消费正是这样的,它既受内在因素的影响,也受外来事物的影响,我们应该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。孩子的勤俭节约和储蓄行为是个良好现象,家长应对此加以鼓励和正确引导,使孩子从小养成善理财的好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