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学校走访调查报告范文
组员:宋晓菁
我负责走访罗田县一中和三里畈高中。
7月15日一大早,我们就早早地起了床。吃过早饭之后,我们乘了半个多小时的车,呼吸着清新、凉爽的空气,来到了罗田县城。
我们在县城中心的广场下了车,在那里做了简单的休整。关键是要等一个人,她是王志平为我们请来的一个向导兼助手,叫肖盼,今年刚从县一中毕业的,这点可能会对我们的走访调查有所帮助。等到肖盼来了以后,我们相互做了一下介绍,然后就跟着她出发了。
罗田县一中离县中心广场并不是很远,大约十分钟的路程就到了。我们运气还不错,走到一中门口的时候碰到了以前教过肖盼的一位老师,在我们向他说明了来意以后,他表示了对我们的热情欢迎和对我们活动的支持,并且马上为我们打电话联系学校。然后他告诉我们,到时候会有一位“黄”姓的老师接待我们,不过要等一下,因为黄老师正在外面办事,待会才会过来。而他现在有事,不能接待我们,所以我们在对他表示了感谢之后,就自己进学校逛逛了。
学校正在进行修缮,要把原来的校门和一栋教学推掉盖新的,所以看上去有些凌乱,不过进了学校里面,觉得整体给人感觉还行,但是教室有一些小,一个教室要挤进去60个学生,实在有些不容易。
等了一会,黄老师来了,我们向他说明了我们的计划,他马上就给我们作了安排。等到了课间休息的时候,我们按照计划,分作两组,去到两个班,简单的对我们的调查 ……此处隐藏2837个字……他镇上的就了解得比较少了。而父母外出打工的,就基本上没人来了解过。”
“基本上是这样子的。”
父母不在身边,而且平时也不关心孩子的成长,关心得最多的可能只是孩子的经济问题。可是孩子要的并不是钱哪。老师告诉我们一个例子。有一次他找一个同学谈心,说到这个问题上了,那位同学说他的父母并不关心他,除了给他钱,从来就不过问他,老师对他说,“父母给你钱也是关心你啊,他只给你钱,怎么没给其他人用?你要想一想这是什么原因哪!”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对父母关爱的需要程度,一句关切的询问,胜过给他再多的钱。而感情的缺失,也是再多的钱都买不来的!
总结一下我们的学校走访调查结果,大体就是这样几点:1.父母外出打工的同学比例不在少数,他们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特殊群体。2.这个群体普遍存在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,感到孤独,脾气不好,学习积极性不高。3.社会因为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,没有能给他们足够的关注,造成他们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,更加向不良的方向发展。4.远在异乡的父母忽视了孩子的这个问题,对孩子的感情缺失试图用金钱来补偿,但对于孩子来说,这并不是等价的。
我们搞这个活动的初衷,只是为了客观地反映一个社会问题。这样一个弱势群体是确实存在着的。他们的权益得不到保障,但是他们损失的,是自己的性格,自己的人生!我们的这篇报告里的某些评语,可能带一些主观情感,是因为我们为这些孩子感到不平。他们在他们成长的岁月里,失去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的最重要因素:亲情。但是我们能够保证我们报告里的数据,材料都是绝对真实的。我们只想用最客观的角度,最客观的反映一些最客观的问题。我们这次活动的口号是:服务社会,回报社会。我想,客观地写出这篇报告,也是我们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。